先进典型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先进典型 > 正文

青岛大学省派第一书记荆彦玮:驻村八年扎根农村,真帮实扶助力振兴

发布日期:2022-10-28   点击量:  

渠沟村位于郯城县红花镇东2公里处,属于大院子村的一个自然村。村庄东临沭河,水资源丰富,土地多为砂质,较肥沃。近年来,渠沟村村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,大力发展蔬菜瓜果大棚,已形成较大规模种植产业,其中西红柿品质优良,远近闻名。

渠沟村是红花镇的人口大村,现有村民607户,共2176人。渠沟村有耕地2300多亩,其中蔬菜大棚1200多个,占地1100余亩,属于周边有名的蔬菜大棚种植大村。青岛大学派驻第一书记荆彦玮入村后,把抓实党建引领、助力产业振兴作为工作重点,通过不断走访调研、外出学习、建强组织等,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之路。

建强组织、夯实基础,做好党建工作的带头人。

荆彦玮从抓班子、带队伍、强堡垒入手,以帮扶村党建活动为载体,凝聚发展合力。以县委县政府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,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、美丽乡村提升活动,坚持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,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,坚持高标准定位,高标准落实。认真履行党建职责,每月20日为组织党员开展党员活动日,主动上党课,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,规范开好“三会一课”,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,带领群众学政策,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,深入学习增素质。培养和发展正式党员3名,入党积极分子3名,壮大基层组织。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、决策程序,建立健全村务公开,确保民主决策,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
拓宽渠道、调整产业,当好乡村振兴的引路人。

多年来,渠沟村蔬菜大棚种植一直受限于“大棚建设技术”和“园区基础设施”两方面瓶颈束缚,距离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。2021年10月,连续担任四轮省派第一书记荆彦玮从青岛大学派驻到渠沟村。从决战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他有八年的驻村帮扶经历。驻村后,第一书记荆彦玮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,通过探索破解传统种植制约发展的难题入手,最大化发挥帮扶资金撬动发展的“杠杆”作用。经过与镇党委政府多次商讨、反复论证,并征求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意见,探索出了一条“改善园区基础建设——调整蔬菜种植结构——发展高效蔬菜产业”的新路子。

渠沟村家家户户种植蔬菜大棚,有拱棚、土棚、窝棚等多种类型,大小不一,高低不同,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技术、低端的质量,难以种植高端蔬菜,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已经不能顺应市场需求。荆彦玮发现只有改变散户种植销售的经营模式,利用合作社形成规模经营,才能改变农户利润微薄的现状,实现村民与村集体同增收。入村不久,荆彦玮便多次深入农户走访调研,大力宣传改变经营模式的必要性,劝导农户积极加入合作社,逐步实现蔬菜种植结构调整。另外,第一书记荆彦玮时刻牢记让村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,带领村民到外市观摩学习,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、解放思想、提高认识。鼓励村民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1个;创办梅花产业电商基地3处,手工编织中国结5处,单饼加工车间1处,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00多人,增加村民收入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办实事、解民忧,当好群众的贴心人。

“没有生产路,每逢大雨蔬菜就运不出来”,这是蔬菜大棚园区百姓的急难愁盼。刚入村,荆彦玮就听农户反映,村内蔬菜大棚园区生产道路坑洼不平,遇到下雨天,更是泥泞难行,尤其是蔬菜成熟上市季节,好多蔬菜因无法及时运出来而烂在园内,大大影响蔬菜销售。荆彦玮把农户的“急难愁盼”一一记在心里,积极向红花镇党委汇报商讨帮扶措施。经过多方争取,筹集帮扶资金60多万元,在园区内修建了5条水泥生产路,总长度2820米,硬化面积达到5640平方米。以前的泥泞路消失了,眼前的生产路四通八达,不仅方便了群众下田劳动,更重要的是方便了群众田间收菜。生产路修好了,接下来就是园区电路老化改造。荆彦玮又积极争取国家电网郯城公司大力支持,逐步解决村民蔬菜园区用电难的问题。

乡村振兴要靠产业,产业发展要有特色,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、科学发展、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。推进乡村振兴,必须依靠产业支撑,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,就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,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乡村产业发展综合体,全面实现产业兴旺,助力乡村振兴。渠沟村蔬菜大棚园区的基础建设,找准了比较优势,形成了产业带动优势和规模效应,实现了有限资金撬动发展的杠杆作用,走出了一条发展高效蔬菜产业的新路子,真正把帮扶项目引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。同时,渠沟村梅花电商基地、中国结手工编织、单饼加工等小微产业园区建设也解决了群众家门口就业问题,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效,实现村民致富增收,助推乡村振兴。

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    青岛大学党委组织部

联系电话:0532-85953391      邮箱:qddxzzb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