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党委现有党员113人,9个党支部。其中教工党员55人,5个党支部,学生党员58人,4个党支部。
学院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以青年师生为重点,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,紧紧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,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、新机制,围绕中心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,以高质量的党建服务高水平学科,引领一流发展,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、思想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得到全面提升,党建工作出现新局面,学院呈现新气象。

扎实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。院党委把学习既当成一种政治责任,也作为一种精神追求,制定了详细的中心组学习计划,实行推荐书目阅读制度、学习研讨会制度,把学习与党建理论研究结合起来,党委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或工作室。班子成员注重团结,强化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和“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”的责任担当,倡导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”的进取精神,工作中做到多尊重、多沟通、多协作、任务面前多担当、荣誉利益面前多承让,形成了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、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,为院风建设树立起标杆。
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,学院各方面建设取得新突破。完成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认证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评审、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认证申报立项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群年度考核等重大工作任务,为学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;建立“院-系-教研室三级联动”管理工作机制,理顺学院内部治理体系,提高学院治理能力,学院活力显著增强,学院学生考研率、考博率、就业率、竞赛获奖率和师生发表论文数量均创历史新高,ESI完成值进入世界前5‰,迈进软科全球400强;遵循分层次、有重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,实施“助力青年学者成长”工程、党委成员联系青年学者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等措施,营造“学术带头人安心、中年骨干暖心、青年学者有信心”的干事创业氛围,三年有10位青年学者获批青年泰山、省优青,SCI论文年均增长30%以上,2019年达242篇,其中一区高水平论文80多篇;创新组织工作机制,积极开展在科研院所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试点,把支部建在团队和项目上,实现了支部建设和团队发展有机统一,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团队精神建设,营建了“个人融入团队、团队成就个人”的精神家园。通过班子成员联系青年学者制度、党员与学习困难学生“一帮一”结对子制度、本科学生导师制等措施把服务师生落到实处,强化了作风建设;通过院训院徽征集、青年学者“感知青岛”“美好的起点”工作记录、退休老教师“美丽的永恒”留念等文化品牌建设活动,创建师生美好精神家园,实现了学院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。